食糖涨价 合成甜味剂借机显势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食糖涨价 合成甜味剂借机显势
根据健康网跟踪统计,糖精钠、安赛蜜、三氯蔗糖、阿斯巴甜这4种主要合成甜味剂,近三年出口数量均呈现上升趋势。虽然每个品种的价格涨跌点不同,但自2010年下半年后,出口增势变化较为显著,与食糖的变化有同期性。除三氯蔗糖以外,其它3个品种的价格在2010年走势平稳,虽有波动但还是在小区间下变化;三氯蔗糖还属于高价位、产量小的品种。

甜味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,其中人工合成甜味剂又分为磺胺类、二肽类、蔗糖衍生物3类。人工合成甜味剂在人体内不被吸收、不提供热量且用量极低,但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至几千倍,又被称为非营养型甜味剂或高倍甜味剂。世界各国均有批准其中一些甜味剂品种作为添加剂用于食品辅料。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、麦芽糖、淀粉糖和乳糖等天然甜味剂因长期被食用且是重要的营养素,通常视为食品原料,在我国不作为食品添加剂。 

年来,两类甜味剂在应用领域上还是有区别的,在规模上差别更是极大,可谓各司其职。虽有交叉,但添加剂就是添加剂,还成不了主角。自2010年以来食用糖价格大幅上涨,白糖从2009年最低3500元/吨到现在超过8000元/吨,价格迅速攀升,涨幅超过100%。与之相反,合成甜味剂却呈现量升价稳的局面。

人工合成甜味剂在近两年表现出量升价跌的走势。主要原因有两方面:

一是远期因素,即出于饮食中营养过剩的考虑,必须减少营养性食糖类食物的摄入量,或者某些疾病需要禁糖低糖,为了不降低食物和饮料的口感,有效的办法是使用安全性好、甜度高、用量低的甜味剂,如木糖醇、安赛蜜、阿斯巴甜就可用于食物饮料的添加剂。这一趋势在发达国家和我国已渐成气候。

二是近期的市场因素,即食用糖价格上涨,一些可替代食糖应用领域就向价格低、甜度高的合成糖转移,如软饮、糕点、蜜饯、冷饮中部分使用合成甜味剂,从而也拉升了合成甜味剂的需求量。

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安全性经过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,只要生产厂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使用,并在食品标签上正确标注,对消费者的健康就不会造成危害。但如果超量使用,则会危害人体健康。为此,国家对甜味剂的使用范围及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。从可行性和市场长期性来看,合成甜味剂还是大有可为的。

我国人工合成甜味剂产业正处于发展期,这一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恶性竞争和违规使用这两方面情况。前者是市场因素,后者是法律因素。市场因素不可避免,而道德法律范畴则是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应遵守的底线。在利益驱动下,往往会有违法者冒险,这是行业最需要警惕的,我们期待着甜味剂产业壮大遵循的是健康、科学、安全、守法的成长轨迹。

展开阅读全文
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立场及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请联系即删除。 广告合作事宜,请联系:133 2802 0789(微信同号)
上一篇

社区广告——吹响集结号,吸睛来袭

下一篇

桂林吉福思罗汉果有限公司宣布推出 全球第一款可减少糖分使用量的果汁

你也可能喜欢

评论已经被关闭。

插入图片
微信 微信
微信
电话 电话
13328020789
返回顶部